深圳五金噴涂的核心是 “前處理徹底、噴涂均勻、固化達標”,不同工藝各有側重(液體噴涂適合復雜造型和色彩多樣性,粉末噴涂適合高防護需求)。
?
但在五金噴涂過程中,受前處理、工藝參數、材料性能等因素影響,容易出現多種質量問題,直接影響產品的外觀、附著力和耐用性。
一、涂層附著力差(脫落、起皮)
表現:涂層與五金基材結合不緊密,用指甲或膠帶可輕易剝落;邊緣、拐角處尤為明顯,嚴重時成片脫落。
常見原因:
前處理不徹底:表面殘留油污、銹跡、氧化層或手印(尤其五金件經人手接觸后)。
基材表面過于光滑:如不銹鋼、鋁合金等,未做粗化處理(如噴砂、磷化),涂層無法 “抓牢”。
固化 / 干燥不足:液體漆未完全干透、粉末涂料烘烤溫度不夠或時間太短,導致涂層未形成穩定化學鍵。
涂料與基材不匹配:如用普通涂料噴涂鍍鋅件,易因鋅層氧化導致附著力失效。
解決辦法:
強化前處理:用中性清洗劑徹底除油,鋼鐵件需噴砂(粗糙度達 Ra25-50μm),鋁合金件做陽極氧化或鉻酸鹽轉化處理;禁止裸手接觸處理后的工件(戴無粉手套)。
優化固化參數:嚴格按涂料說明書控制溫度(如粉末噴涂 180-220℃)和時間(20-30 分鐘),定期校準烤箱溫度計。
選擇匹配涂料:針對特殊基材(如鍍鋅件、鎂合金)使用專用底漆(如環氧鋅黃底漆),增強兼容性。
二、外觀缺陷(針孔、氣泡、橘皮、流掛)
1. 針孔 / 氣泡
表現:涂層表面出現細小孔洞(針孔)或鼓起的氣泡,嚴重時氣泡破裂露出基材。
常見原因:
液體漆:溶劑揮發速度過快(如環境溫度過高、噴槍壓力過大),導致涂層表面先干,內部溶劑無法排出;或基材有氣孔、油污受熱揮發形成氣泡。
粉末漆:粉末中混入雜質(如灰塵、未熔融顆粒),或烘烤時升溫過快,粉末內空氣未及時排出。
解決辦法:
液體漆:添加慢干溶劑(如環己酮),降低環境溫度(控制在 20-30℃),調整噴槍壓力(0.3-0.5MPa);前處理確保基材無氣孔(鑄件需先補焊打磨)。
粉末漆:篩選粉末(用 80-120 目篩網過濾),采用階梯式升溫(先 80℃預熱 5 分鐘,再升至固化溫度),避免急熱。
2. 橘皮(表面不平整,類似橘皮紋理)
表現:涂層表面粗糙、有凹凸紋路,失去光滑度,尤其在大面積工件上明顯。
常見原因:
液體漆:涂料黏度太高、噴槍距離過遠(霧化不均)、噴涂后流平時間不足。
粉末漆:粉末粒度不均(粗粉過多)、固化溫度過高(導致涂層流動性差)。
解決辦法:
液體漆:按比例添加稀釋劑(降低黏度至涂 - 4 杯 15-25 秒),控制噴槍距離(15-25cm),噴涂后靜置 5-10 分鐘讓涂料自然流平再烘烤。
粉末漆:選用粒度均勻的粉末(10-90μm),降低固化溫度(如從 220℃降至 200℃),延長保溫時間(確保涂層充分流平)。
3. 流掛(垂流、淚痕)
表現:涂層局部堆積,沿垂直方向形成下垂的條紋或疙瘩,多見于垂直面、棱角下方。
常見原因:
液體漆:單次噴涂過厚、涂料黏度太低、噴槍移動速度過慢。
粉末漆:靜電電壓過高(導致局部上粉量過多)、工件傾斜角度不合理(粉末堆積在低位)。
解決辦法:
液體漆:采用 “薄噴多遍”(每次干膜厚度 10-20μm),增加涂料黏度(減少稀釋劑),保持噴槍勻速移動(30-50cm/s)。
粉末漆:降低靜電電壓(60-80kV),調整工件懸掛角度(垂直面盡量水平放置或傾斜 45°),確保粉末均勻吸附。
三、色差(顏色不一致)
表現:同一批次或不同批次產品顏色偏差,與色卡對比明顯,或局部深淺不均。
常見原因:
涂料批次差異:不同批次涂料的顏料比例、色漿濃度不一致。
噴涂厚度不均:厚涂層顏色偏深(尤其深色漆),薄涂層偏淺。
固化條件不同:烘烤溫度過高(深色易發黑)或時間差異(淺色易泛黃)。
基材影響:如黑色涂料噴涂在鍍鋅件上,可能因鋅層反光導致局部發灰。
解決辦法:
同一訂單使用同一批次涂料,提前做小樣試噴對比;更換批次時需重新調試配色。
控制噴涂參數(噴槍壓力、移動速度),確保涂層厚度均勻(用測厚儀實時監測)。
統一固化溫度和時間(如設置烤箱恒溫程序),避免局部過熱。
深色漆噴涂在高反光基材上時,可先噴一層灰色底漆打底,遮蓋基材影響。
四、耐腐蝕性差(生銹、涂層剝落)
表現:戶外使用或鹽霧測試后,涂層表面出現銹點、鼓泡,甚至基材銹蝕導致涂層剝落。
常見原因:
前處理除銹不徹底:基材殘留銹跡,噴涂后繼續氧化擴散。
涂層厚度不足:尤其是邊角、孔位等 “薄弱點”,無法阻擋水汽侵入。
涂料耐候性差:如用室內漆替代戶外漆(缺乏抗紫外線添加劑),導致涂層老化開裂。
解決辦法:
除銹需徹底:鋼鐵件用酸洗或噴砂至 Sa2.5 級(近白級),確保無可見銹跡;復雜件(如螺絲孔)需用超聲波清洗死角。
保證涂層厚度:戶外件粉末涂層厚度≥80μm,液體漆需噴底漆 + 面漆(總厚度≥60μm),重點部位(如邊角)可額外補噴。
按使用環境選涂料:戶外用耐候型粉末(如聚酯型)或氟碳漆,沿海地區需抗鹽霧涂料(添加鋅粉、玻璃鱗片)。
五、雜質與顆粒
表現:涂層表面有細小顆粒、灰塵或纖維,觸摸有凸起感,破壞光滑度。
常見原因:
噴涂環境不潔:車間有粉塵、纖維(如衣物絨毛),或壓縮空氣含水分、油污。
涂料污染:液體漆混入雜質(如未過濾),粉末漆受潮結塊(未粉碎篩選)。
前處理殘留:基材表面有未清理的噴砂顆粒、酸洗殘渣。
解決辦法:
凈化噴涂環境:車間安裝除塵設備(如 FFU 過濾器),壓縮空氣需經干燥、除油過濾(加裝三級過濾器);操作人員穿防靜電無塵服。
涂料過濾:液體漆用 100-200 目濾網過濾后再倒入噴槍;粉末漆使用前過篩,避免受潮(儲存環境濕度≤60%)。
前處理后需用純水沖洗,烘干后立即轉入噴涂工序,避免二次污染。
?